广州会议服务公司,活动策划执行,广州同声传译,音视设备,背景板制作-广州会议管理专家
中文 English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20-38807271
广州市海绎文化有限公司成功地为“2021年从都国际论坛”提供了中英日法西俄六语同传译员,中英文速记,博世数字同声传译设备及话筒租赁服务!可致电了解:020-38807271 详情请点击
业务范围
会议设备租赁
同声传译设备
发言讨论会议系统
无线表决会议系统
音响扩声设备
无线导览系统
投影视频设备
抢答器
无线竞赛评分器租赁
LED大屏幕
电子签到系统
翻译和速记服务
同声传译员
交替传译员
会议速记员
笔译服务
会议服务
会议服务
背景板制作
摄像录像服务
办公设备租赁
同声传译语种

中英同声传译 中英同声翻译

中日同声传译 中日同声翻译

中韩同声传译 中韩同声翻译

中德同声传译 中德同声翻译

中法同声传译 中法同声翻译

中西同声传译 中西同声传译

中俄同声传译 中俄同声翻译

英日同声传译 英日同声传译

英韩同声传译 英韩同声翻译

其它小语种同声传译

同声传译领域
信息技术、建筑、电气、隧道工程、医学、MBA、金融、风险 投资、广告媒介、软件工程、汽车制造业、生命科学、能源、环境保护、通信技术、网络营 销等专门产业
必须为同声传译做好充分准备

        正如仅仅懂得两种语言还不足以做好笔译和交替传译一样,仅仅懂得同声传译的技巧也不足以做好同声传译。要做好任何一种翻译,都必须对相应专业的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只不过了解的方式有所不同。笔译可以事先不做准备,而是在翻译过程中遇到难题,随时解决。译员通常可以通过反复阅读上下文,或者通过查阅字典、手册、专业书籍,甚至请教专家,来找到问题的答案。如果仍没有解决,还可以把难题暂时放一放,过一段时间再凭借新的灵感化解难题。而这些行为在同传的现场都是不现实的,只能在会议之前完成。交替传译也有一定的优势。交传需要等待发言者讲完一段(句)后才翻译,所以译员可以边听边整理思路,一些在记忆中不活跃的词汇和专业术语,可能因此而被回想起来。另外,交传可以要求发言者重复,所以,有较大的补救空间。同传译员显然没有那么幸运。在巨大的时间压力下,如果材料生疏,必定无法及时理解意思或表达清楚,只好草草译出。

        同声传译就没有那么幸运。同传与发言同步进行,没有充裕的时间思考,更无法现场查找资料。所有的准备,必须在上场之前完成。每个译员都可能见到过或亲身经历过翻译力不从心、逻辑混乱、内容缺失过多或表达不够专业化的尴尬局面。这不一定是译员素质差。制约同声传译的因素很多,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同传的质量。比如,发言人不配合,速度过快;发言人阅读事先准备好的书面材料,而译员什么也没拿到;发言题目专业性过强,超出了译员的知识范围等等。在这些情况下,再优秀的译员也无法胜任。相反,如果提前对会议的内容做了充分准备,即使出现上述情况,译员的回旋余地也比较大。即使不得以做总结性翻译,也知道如何概括总结。我们看到,一些没有受过同传训练的人,也能应付该行业的同声传译,就得益于他们对专业知识的把握。可见知识的储备是否深厚,准备是否充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翻译的效果。不过,译员对专业知识的了解不同于专家。专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要达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程度,而译员对知识的掌握只需达到“认知”的程度便可以应付翻译。两者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这也使得译员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足以应付某专业会议翻译的基本知识。当然,对专业知识的了解越充分,翻译起来越得心应手。但是因为职业译员所接触的会议题材很广,很难做到样样精通。这就决定了译员知识结构的“万金油”特点。

        同传的准备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背景知识的储备,另一类则是有针对性的准备。它们之间可以比做营养餐与快餐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各有各的用处。知识底蕴对一名同传译员来说至关重要。当今的国际会议涉及的领域复杂多样,日新月异,对译员的知识要求自然也越来越高。各行各业的知识,译员都应该略知一二,甚至小有研究。如果译员与世界脱节,闭门造车,他怎么可能应付会议上纷至沓来的新观点、新词汇?增加背景知识,需要日积月累的学习。一名优秀的同传译员,知识要相当广博。既要有一般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环境、科学方面的知识,也要熟悉当今国内国外的热点问题,因为国际会议探讨的问题往往处于社会的最前沿,是一流的专家、政治家、企业家会聚一堂,发布最尖端信息的地方。因此译员要关心时事,关注媒体的报道,特别是分析、评论性的节目和文章,从而了解各方面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立场。据观察,国际会议的主题几乎与媒体的炒作保持同步。译员只要有心,完全可以找到充足有效的信息来源。另外,各个专题的研讨会之间的交叉现象日益明显。讨论世贸组织的会议可能会涉及国企改革、民营经济的崛起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讨论西部大开发的专业会议也可能会谈及人才培养、环境保护和外国投资。同传译员应成为一个知识广博的人,一部活的百科全书,只有这样才可能适应同声传译工作的挑战。知识广博对同声传译的最大帮助是使译员更容易吸收新知识,掌握翻译的主动权。知识底蕴的深厚与否决定了厚积薄发是否可能,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个同传译员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

        除了注重日常的知识积累外,同传译员还应学会自己调配和食用“知识快餐”(张维为1999:23)。也就是说,在接触某一个会议专题的时候,自己能够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熟悉该专题,即有针对性地做准备。有针对性的准备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提前准备、最后一刻的准备和现场准备。

★第一阶段:提前准备阶段是从会议组织者通知译员开会的消息到会议召开前的一段时间。多则几周,少则几天。译员接到通知,一般会按照惯例向会议组织者索要会议的有关资料,包括会议日程、发言人名单、会议的主题介绍、前度会议的记录,以及最重要的资料——会议的发言内容(包括发言稿、论文、摘要、幻灯片等)。遗憾的是,除了会议的名称和日程以外,会议的组织者在这个阶段一般无法提供多少有用的资料。这是因为聘用译员和负责国内会场事务的组织者往往并非邀请发言人和负责国际联络事务的组织者,他们之间沟通较差,因此很难及时收集到必要的资料。而且大多数发言人或者因为没有准备好,或者由于忽略,或者为了保密,也无法提前提交发言的内容。因此,译员在这个阶段虽然时间较充裕,但是资源有限,只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熟悉该专题的基本概念。特别是在会议的专业性较强、译员又缺乏背景知识的情况下,这个阶段的关键就是抓住基本概念。传统做法是译员依据会议名称、日程和名单上的关键词汇查阅英汉(汉英)词典、百科全书和专业书籍、论文。但是笔者在实践中发现,传统的工具书有诸多缺陷:词典虽然列出中英对照,却罕有解释;图书馆保存的百科全书过于陈旧,已经跟不上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比如今天最流行的词汇“互联网”、“信息家电”(IA)、“无线应用协议”(WAP)等都没有收录在国内最新版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书店的工具书看似林林总总、五花八门,但具体到某一个专业或领域的著述却少之又少。比如,书店里可能不乏电力或煤炭的科普读物,但是逛遍北京的海淀图书城也未必找到一本有关循环流化床吸附技术(CFB Absorption)的书或杂志。而且无论到图书馆还是书店查询都要耗费不少的时间、精力。在传统手段无法奏效时,自然想到了因特网。今天,因特网已经成为高效快捷的查询途径。只需一台连网的电脑,译员就可以坐在家中,移动鼠标,将天下大事尽收眼底。它的优点表现在:(一)内容覆盖面广。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信息集合平台,它包罗万象,大到国际组织的政策动向,小到基因研究的微观突破;无论查询什么信息,只要选择了正确的路径就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它,而且容量之大让你目不暇接。(二)时间弹性大。网上信息的发布没有时间的限制。它一方面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数据,另一方面在不断更新,与各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保持同步。你可以在网上调取一份十年前甚至几十年前发表的资料,也可以读到几天前刚刚发表在JAMA(《美国医学协会会刊》)上的前沿性论文。(三)搜索功能强大。在进行有针对性查询的时候,只要键入几个关键字,强大的搜索引擎就会深入到网上的各个角落,收集和整理有用的信息,送到译员的眼前。这种高效的信息处理功能节省了大量人工操作,也成为互联网无法比拟的优势。当然,网上查询信息需要正确的路径,因此选择哪种搜索引擎成为关键。笔者曾经对各种常用的中英文搜索引擎和门户yahoo!、Lycos 、Excite 、GoTo 、Sohu 、Sina等做过尝试和比较,发现中文搜索比英文搜索的功能差得多,这与中文信息源供应不足有关,也与引擎的设计有关。笔者同样发现,像yahoo!这样的大引擎,虽然搜索结果可以高达上百,但是缺乏高度相关的信息,而且排列顺序混乱,没有主次之分,可见实际处理信息的效率还是很低。这就增加了许多人工的分析操作,浪费了译员的时间。最为有用的搜索引擎,是www.google.com。它的搜索结果数量大,相关性高。搜索引擎运用得当,不但可以帮助译员迅速熟悉必要的基本概念,甚至可以引导译员获得第一手的发言资料。例如,在准备一个关于收入分配改革的国际研讨会时,借助google搜索与“voucher privatization”有关的网络内容,其中收录的一篇论文作者即为会议发言人之一,后来他在会上的发言果然以此为蓝图,甚至包括了其中所列举的例子。作为一个开放的通信平台,互联网上可利用的内容资源将日益增多,也必然吸引越来越多的译员拿起它作为必不可少的工具。

★第二阶段:在会议召开前几天,甚至前一天,会议组织者可能最终提供给译员几份会议的发言内容(包括发言稿、论文、摘要或幻灯片),作为最后一刻的准备。由于时间紧迫,译员可能没有时间做过于细致的解读,也许只能对重点内容做一下标识或笔记。但是窥一斑而见全豹,关键是在理解了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总结专业语汇(terminology),力求翻译效果的专业化。为帮助记忆,译员每次会议前都应该有针对性地准备一份英汉对照的单词表,收录翻译过程中高频率出现的专业语汇,包括会议的名称和主办单位名称。可以将单词表带到会场,放在眼前,以供随时参考。但是,如果单词表的字迹潦草,组织杂乱无章,致使译员在极短的时间内无法辨认,单词表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可以用大型字体,并按字母顺序排列。今天,计算机则简化了这些操作,因为在普通的Microsoft Word文件中,“表格”的功能栏提供了自动排序的服务。无论按汉字的拼音、笔画,还是按英文的字母排序,只要打开对话框,稍做选择即可完成。在这一阶段,按照国际惯例,会议的组织者还应该为译员专门开一个吹风会,邀请一两位会议的发言人或该领域的专家给译员们介绍背景知识,并就一些专业概念和语汇解答译员们的问题,一般持续一两个小时左右。吹风会被国际上公认为非常有效的准备手段,因为译员有机会直接与专家沟通,澄清疑问,加深理解,使准备更加充分。遗憾的是,可能出于组织方面的原因,笔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吹风会在国内普及起来。希望随着中国举办国际会议的次数增多,同传的标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组织者会逐渐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第三阶段:现场准备,即译员进入会场之后的准备。也就是说,译员直到译完最后一天的最后一个讲话,他的准备过程才算结束。这是因为,一个会议的同传是个连续的过程,译员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接受同一个主题的熏陶,积累经验、加深记忆,从而为后面的翻译铺平道路。根据经验,如果排除疲劳因素,译员在连续多天的翻译中,表现应该日趋完善。另外,部分发言人会在讲话前几分钟主动将演讲稿、提纲或幻灯片交给译员,因此译员必须学会在极短的时间里浏览完资料,标出关键概念和语汇并把握大意。在现场请教发言人和专家是非常重要的。许多译员羞于启齿,但是这样做能够帮助译员迅速掌握核心信息,而且对方往往欣然接受。所以译员应当抓住会议休息的间隙,主动与发言人或专家攀谈。经过会前及会中充分的准备,译员会形成了一个有关的知识框架,与会者的讲话内容可以轻易地纳入到译员的知识体系中,从而保证即使译员一时没有听清楚,也不至于说出离题万里的话。同时,由于有背景知识作支撑,也加强了预测能力以及反应和组织的速度,显得游刃有余。

        总之,同声传译没有那么神秘,它是一门集语言、技巧和知识于一体的专业。一个人即使有很丰富的知识积累,准备充分,如果没有较强的语言功底和高超的同传技巧,不善于处理各种语言和信息表述的难题,在实际同传过程中是不可能表现得很出色的;反之,一个译员光有语言基础和同传技巧,但知识底蕴有限,准备不足,可供调动的资源很少,那就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纵有一流的技巧也难施展出来,特别是在国际会议日趋专业化的今天。所以把语言、技巧和知识准备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名合格的同传译员应该具备的能力。广州评分器http://www.hyeetrans.com/



上一篇:同声翻译前翻译人员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下一篇:加拿大国际贸易部部长艾德·法斯特先生访华招待酒会
电话:020-38807271 24小时服务手机:13922244720  Email: sales@hyeetrans.com  网址: http://www.hyeetrans.com
版权所有:广州市海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200号天河科技东街B座309-310室 网站建设:合优 粤ICP备11076392号-3